文史 | 长征文学创作,留下了这一缺憾……
红军长征胜利80多年以来,没有一部由长征亲历者们创作的写长征的长篇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这是已写成初稿的冯雪峰的遗憾,更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一大损失。
原文 :《长征文学的缺憾》
作者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青
图片 | 网络
多年前,我曾应邀前往浙江义乌参加文学活动,其间,我们来到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参观冯雪峰故居。冯雪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是亲历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作家。神坛村四面环山,溪水依村而过。在那里,我们巧遇了从北京前来的冯雪峰的长子冯夏熊先生,还有冯雪峰的侄子冯潮忠——冯雪峰故居管理员。
《卢代之死》的成稿与失落
红军长征结束后,冯雪峰奉调到上海,住在鲁迅家里,成为党和鲁迅之间的联络人。1937年12月,冯雪峰向组织请假,回到家乡神坛村。长征使这位长期生活在国统区的作家经受了极其艰苦的考验,并得到了大量生动素材。从那时到1941年2月,冯雪峰在家乡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精心创作了一部关于长征的长篇小说,两更书名,原作《红进记》,后改名《卢代之死》,1940年11月基本完成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初稿。小说主人公卢代是一位农民出身的红军战士,参加了长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一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红军师长,最后为革命事业献身。小说完整地描写了红军长征的始终,从侧面反映了伟大长征的全过程。《卢代之死》是唯一一部由亲身参加长征的革命者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然而,冯雪峰在家乡被敌人逮捕,囚禁于上饶集中营。冯家被查抄,藏于冯家阁楼上的《卢代之死》的手稿失落了。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冯雪峰虽工作繁忙,仍然挤出休息和睡眠的时间,重新写作和修改《卢代之死》。经过七年的辛勤笔耕,于1957年再次完成了《卢代之死》的创作。但是,1957年,冯雪峰被错打成“右派”,受批判和惩处,他只得终止这部小说的修改工作,将手稿藏在箱子里。1961年,周恩来亲自给冯雪峰摘了“右派”帽子。冯雪峰本有继续创作《卢代之死》和一部太平天国小说的计划,但作协领导觉得“摘帽右派”的政治身份不宜写长征,只批准他写太平天国的小说。冯雪峰对此很伤心,把已写两遍长达几十万字的《卢代之死》手稿付之一炬。
鲁迅也曾酝酿过
听了冯潮忠关于这部长篇小说成稿与失落的介绍,我既为文学前辈的光辉战斗历程和文学创作的使命感所感动,也为这部具有独特文学意义与价值的长篇小说的多难与湮没而怅惘。由此,我持续关注描写红军长征的长篇小说的创作轨迹,发现在现代文学史上对创作红军长征题材小说感兴趣的作家还有瞿秋白,鲁迅先生也曾设想亲自创作关于红军斗争生活题材的小说。
1932年11月中旬,红军将领陈赓的右腿在战斗中负伤,他历经辛苦,来到上海,向处于秘密工作状态的党中央汇报鄂豫皖红色区域的工作。对于陈赓所谈的红四方面军作战情况和战斗故事,大家觉得,如果有一位作家把它写成作品会更好。于是,党组织就叫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冯雪峰把油印的谈话记录送给鲁迅。鲁迅看了这些材料很兴奋,他看到了新兴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苏联到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鲁迅为了详细了解红军的战斗情况,冒着当时国民党当局正在到处搜捕革命者、迫害同情者的风险,于1932年晚秋两次邀请陈赓来到家里做客倾谈,充分了解了红军战斗和生活的情况。
之后,鲁迅也曾酝酿过要写一部反映苏区红军战争题材的小说。据冯雪峰回忆,鲁迅几次同冯雪峰说过:“写是可以写的。”“写一个中篇,可以。”“要写,只能像《铁流》似地写,有战争气氛,人物面目只好模糊一些了。”后来时过境迁,鲁迅并没有动笔。据冯雪峰分析,那时鲁迅并不是没有创作欲望,大家对鲁迅的热切希望以及红军那些英勇顽强的战斗也确实鼓舞了鲁迅,但是,由于他不熟悉红军及其战斗的实际情况,作品很难具有真实感,所以鲁迅没有写。
如果瞿秋白能参加长征
今天,位于常州市的瞿秋白纪念馆有一幅描绘史事的国画:戴眼镜的瞿秋白将一匹白马的缰绳交给一位长者,另一位青年手中捧着衣物。据说明文字,这青年是冯雪峰,他接受的是瞿秋白送给他的一件长衫。当左联五烈士牺牲后,冯雪峰调任左联党团书记,与鲁迅编辑出版《前哨》,纪念五烈士。冯雪峰将瞿秋白介绍给鲁迅,促成鲁迅和瞿秋白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年1月,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只身来到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就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执委和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主编《红色中华》报。中央红军决定长征时,瞿秋白曾请求随军长征,但未能成行。于是,他把战马送给了徐特立,把长衫送给了冯雪峰,自己“留守”苏区。结果瞿秋白在突围时被捕,后英勇就义。如果瞿秋白当年能够有健康的身体,又免遭政治上的排挤,随红军参加长征,想必他会给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许多文采斐然的篇章。
红军长征胜利80多年以来,亲历长征者们创作的有关长征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诗、纪实文学、美术作品,却没有一部由长征亲历者们创作的写长征的长篇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这是已写成初稿的冯雪峰的遗憾,更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一大损失。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49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